近年来,锦州北镇市创新构建“组织链、产业链、服务链”三链融合体系,组织赋强凝心聚力,产业赋效增收致富,服务赋能解忧纾困,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锻造红色“组织链”,筑牢攻坚堡垒。持续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明确2025年重点任务11项33条,绘制“鱼骨图”过程管控,每月对8家牵头部门工作推进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调度,对推进缓慢的牵头部门,及时进行督促提醒,上半年列入计划的6项工作任务已全部完成。创新实施村干部队伍“摸底、培养、调配”工作模式,围绕村级班子运行、干部履职尽责和后备力量储备等情况,部领导班子带队组建5个工作组深入220个行政村,逐村摸底、逐人分析,建立问题清单台账14条,针对176名群众基础牢、带富能力强但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村“两委”干部,通过参加上级调训、县级专题培训、乡镇重点轮训等方式,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村干部队伍。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延伸绿色“产业链”,激活发展动能。坚持“党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精心设计文旅融合路线,探索建立“1+4+N”运营模式,“1”即跨镇组建青岩寺、医巫闾山、大芦花旅游产业联合党委,“4”即构建市委牵头、党委负责、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N”即做强民宿、餐饮、非遗产品等产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民俗文化,全力推进夜色烧烤、亲子游乐、汉服体验馆和文创馆等多元业态,提升文化消费体验,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炕头经济”,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2024年以来,接待游客276.93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46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435人,村民增收159万元。强化驻村干部“三化”管理,按产业相近、资源互补原则,成立45支特色工作团队,开展招商引资团联合谈判、产业服务团精准嵌入、农技团队推广优新品种、电商团队拓宽“网络销路”,年初以来,引进项目11个,协调资金1230万元。
织密金色“服务链”,共享振兴成果。扎实开展“特色党建引领强农致富”活动,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1819个党群共富责任区,选派19名高层次农技专家、22名骨干人才组成农技专家服务团,深入责任区传授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研发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同时,组织6112名党员致富骨干结对帮带村民共同开展生产经营,通过技术指导、融资担保、产销联动等方式,带动4.6万村民人均增收6628元。构建“1+1+5”领导干部包村联户机制,1名领导干部包保1个行政村和5户村民,组织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包保220个行政村、联系1100户农户,深入开展送理念、送思路、送模式、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六送”行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57个,收集助农增收举措430条,争取项目资金1100余万元。
(北镇市委组织部)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