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农业频道>>市场贸易
海龙川村273户村民家家都种“五味子”

2025-09-17 16:51:24    来源:辽望·辽宁日报 分享到:

  9月15日,记者走进鞍山海城市岔沟镇海龙川村,田地里一排排水泥柱整齐排列,柱上牵起的铁丝上缠满藤蔓,一串串红彤彤的“五味子”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地忙着采摘、分拣、装筐,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五味子是一味中药,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保肝护肝等功效和作用,市场需求很大。我们村一共273户,家家都种‘五味子’。今年全村700亩‘五味子’丰收了,预计能收上来80万斤,按当前市场价测算总收入能有40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朱德凤看着一筐筐五味子满眼都是笑意。

  田地里一串串如红玛瑙般的“五味子”挤挤挨挨地垂在枝叶间,果实透着鲜亮的朱红色,果皮上薄薄的果粉在晨光里泛着柔润的光,轻轻一碰,酸甜的气息便混着晨露的清冽漫开来。“左手扶着藤,右手掐果柄,别把枝叶拽下来。这是沈阳农业大学专家教的轻捻采摘法,能最大限度保留果实完整性。”朱德凤正给新来的村民示范采摘,她指尖捏着一串饱满的五味子,拇指与食指轻轻一捻,整串红果便稳稳落在掌心,果皮没破,汁液也没溅出。她手掌摊开,颗颗果实圆润得像迷你玛瑙,“果肉厚,果实饱满,才是好品相,收购商就认这个。”

  藤架间,村民们的身影穿梭不停。李桂凤挎着竹篮,弯腰在低处的藤条间采摘,篮子里已铺了一层红果,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篮子装满了就倒到筐里,你看这黄色的筐和红色的‘五味子’是不是特别配,看着就喜庆。”她抬手把额前的碎发捋到耳后,“之前种玉米赚不到几个钱,现在种植‘五味子’,一亩地就能赚五六千,明年我还得多种两亩‘五味子’。”说着,她挑出一颗果实塞进嘴里,眯起眼睛笑了:“酸中带甜,还有点回甘,这就是咱山沟里长出的‘好味道’。”

  “种‘五味子’那是20多年前的事,当时看电视知道了‘五味子’。我就带着老伴坐车到辽阳的‘五味子’种植地。和人家一顿取经,回家就在家里的田地里种了一亩地,没想到效果特别好,两年以后就丰收了,后来村里就开始推广,大家都开始种植‘五味子’了。”村里第一个种植“五味子”的白云海老人介绍,海龙川村群山环绕,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独特的山地资源和气候优势,非常适宜发展果业和中药材种植产业。

  白云海家的“五味子”种植成功后,村委会积极鼓励其他村民种植。带领村民到丹东大梨树去参观大规模的五味子种植,通过实地观摩和技术讲解,让百姓看到真正的收益,村民纷纷栽种了五味子。为了发展“五味子”产业,镇村多次组织村民到省内五味子生产基地参观学习,还邀请到沈阳农业大学周如军教授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尹海波教授到村指导,手把手向村民传授技术和经验,解决了五味子栽种中遇到的问题。

  历经20余载,如今种植五味子已成为海龙川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从传统作物到中药材的转型,让山间的“红豆豆”变成了村民手中的“金豆豆”。村民腰包鼓啦,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 崔治)

责任编辑:张博华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