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农业频道>>农业前沿
铁岭绿色防控有高招儿 二化螟,南长村让你找不着“对象”

2025-08-22 09:26:52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眼下,水稻进入灌浆期。8月20日,记者在铁岭市铁岭县蔡牛镇南长村的稻田里看到,田间长势喜人,一派丰收景象。“这里是铁岭市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田间布设了迷向剂释放装置。”铁岭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洪涛告诉记者。

  顺着陈洪涛的指引,记者看到许多竹竿,上面悬挂着黑色的袋子,这就是水稻螟虫迷向散发器。它通过持续、缓慢、稳定地释放水稻螟虫性信息素,干扰雌雄成虫交配,使二化螟找不到“对象”,让它们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孤男寡女”,从而“后继无虫”,以减少虫量,降低虫口密度。

  二化螟又称蛀秆虫,是我国水稻种植中最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成虫为黄褐色或灰褐色小蛾,幼虫体灰白色,背部有5条紫褐色纵线。成虫产卵后孵化出幼虫,在水稻叶鞘内取食,造成枯鞘和白穗,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南长村是铁岭传统的水稻种植村。近年来,为提高稻田收益,村里尝试进行稻田养蟹,产出的绿色稻米在市场上反馈良好,让农民尝到了绿色种养的甜头。“今年,听说铁岭要建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积极响应并成功争取到这个项目,希望通过实施新的绿色防控技术,进一步提升稻米品质。”南长村党总支书记石洪磊笑着说。

  今年插秧季,千余个迷向散发器布设在南长村的500亩稻田间,几个月过后,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我们村是二化螟等病虫害高发地区,往年这个时候,田间秧苗频繁出现枯芯、枯鞘的情况,秋收时受害的稻穗都是瘪子。今年在绿色防控示范区,几乎没看见此类情况。”石洪磊说,除此之外,示范田内每亩还减少了至少50元杀虫剂使用成本。

  为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南长村在另外500亩水田中应用了“以虫防虫”生物防控技术。两个多月前,一架无人机在稻田上空投下一个个球型放蜂器,里面装着寄生在米蛾卵里的赤眼蜂。放蜂器释放到田间后,孵化出的赤眼蜂会飞到二化螟虫卵上产卵,从而降低二化螟幼虫孵化率。

  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年,铁岭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在铁岭县蔡牛镇、阿吉镇、凡河镇以及开原市八宝镇、昌图县宝力镇、西丰县郜家店镇等水稻产区都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区。

  (记者 王晓波)

责任编辑:张博华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